泰金999記者北京4月1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一根枝條上結8個果,每個果二兩半,總計就有兩斤。”“杏花國際一號家庭農場”農場主張學智數著樹上的碩果,開心地測算著今年的收成。下個月,這批杏果逐步成熟,將迎來絡繹不絕的采摘遊客。

  這裡是成都青白江區福洪鎮杏花村,該村所在片區種有杏樹約兩萬畝,是四川最大的優質杏種植基地,也是成都及周邊地區唯一的杏花觀賞旅遊區。每到杏花盛開和杏果成熟的時節,這裡的遊客摩肩接踵,杏果在樹上就被采摘賣完了。

  “幾年前可不是這樣的。”今年72歲的村民歐國洲說,村裡土壤、氣候都很適宜,以前村民也種柑橘、柚樹、黃金梨、豐水梨等水果,但各種各的,不成規模,產量不高,也賣不上價錢。

  村黨支部開始系統謀劃,帶領群眾走出去、請進來,邀請溫江農校、成都市農科所的專家到村上考察指導。根據土壤、日照、氣溫等自然環境條件,村裡引進了凱特杏、金太陽杏和紅味杏等全新水果品種,首批試種200畝。

  歐國洲第一批就種上了新品種,三年後掛果,效益很好。其他村民紛紛跟進,到2006年,杏花村杏樹種植面積擴大到5000畝,還有桃、梨、柑、柚、葡萄、櫻桃等水果上千畝,全村水果年產量達100多萬斤,農家樂也有了好幾家。這一年,全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2011年,杏花村授牌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90後張學智就是在這片果林裡長大的。他畢業後,一直心系家鄉的這片果林。2018年,張學智回到家鄉,與企業合作,開啟了家庭農場的新探索。

  張學智接手的10多畝土地是從群眾手中流轉過來的,種滿了杏樹。但樹齡已達20年,產量早已不如盛果期。

  “砍掉重來嗎?不!”張學智在全省青年農場主培訓中學到的知識讓他意識到,可以有更好的辦法。他請來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的專家現場調查、研究指導,決定對這片老林進行優化改良。

  張學智仔細觀察研究,發現老樹高達七八米,只有陽光充足的樹冠上能開花結果,產量很低,同時也不利於遊客采摘。他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老樹矮化。把樹截斷容易,可光禿禿的樹幹已進入休眠狀態,若不採取措施,將只有斷面一圈能長出新梢,怎樣才能讓樹幹上再長出新芽來呢?

  “破眠,就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讓樹幹結束休眠;刻芽,就是在新芽上方刻斷皮層,讓營養主要輸向新芽……”最初一段時間,張學智日日蹲在果林裡做實驗,邊學邊幹,終於讓老樹長出了叢叢新芽,成功實現矮化。

  接下來的難題就是保證新芽結果、改善果實品質。張學智說,這個難題的關鍵在於保證營養充分、均衡,並保證營養精准輸送到果實。他分析土壤成分,按需補充肥料;在林下撒下草籽,長出茂盛的青草;精心修枝剪葉,仔細研究樹形,根據光照方向、枝葉密度、預期掛果位置等因素綜合考慮剪枝……

  2020年,矮化後的老樹成功掛果,果實個頭均勻、糖度高、結果量也更多了。今年,記者看到,粗壯的老樹幹上枝條橫溢,累累碩果伸手可及。張學智說,今年疏果去掉了五分之四,剩下的掛果量也達到改良前的兩倍多,未來有望超過盛果期水平。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4月7日出具的農業科技成果說明指出,張學智與該所密切合作,運用土壤肥力提升、長枝簡化、抗重茬砧木等技術,將20年樹齡的老杏樹從8米降至3米,實現老樹掛果量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至3倍,果實品質也得到提高,成效顯著。

  如今,這個家庭農場已經掛牌成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示範農場,村民見著張學智也都欽佩地叫他“張老師”。他們期望,在“張老師”及其家庭農場的示範引領下,杏花村漫山遍野的杏花越開越旺盛。

最後修改日期: